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为解决太空时延,上海团队给天问一号装备“眼

来源:装备维修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5-20 07:2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可你知道吗?天问一号距离地球约3亿千米,单向通讯时延超过15分钟。与生活在地月系摇篮里的航天器不同,这一去一回的半个小时,使得地面不能给天问一号提供实时无微不至的帮助


可你知道吗?天问一号距离地球约3亿千米,单向通讯时延超过15分钟。与生活在地月系摇篮里的航天器不同,这一去一回的半个小时,使得地面不能给天问一号提供实时无微不至的帮助。

为了解决时延问题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控制所火星环绕器导航、制导与控制分系统(GNC)研制团队,给天问一号装备了明亮的眼睛、灵巧的双臂和聪明的大脑,使其具有了自己观察、自我决断和自主执行的能力,顺利地飞离地月摇篮,成为我国首颗火星人造卫星。

多双眼睛,感知方向和锁定位置的保证

要想去往火星,天问一号得先知道自己朝向哪里(探测器飞行姿态)和自己处在哪里(探测器轨道位置)。天问一号上装配有多台星敏感器,如同一双明亮眼睛一样,始终紧盯着深空中的恒星,通过比对自身看到的恒星与导航星表中恒星的相对姿态,就知道自己朝向何方了。

然而,系外恒星相对于探测器的距离都是无穷远,无论天问一号飞离了地球多远,这几亿公里的距离相对于那些恒星来说完全可以忽略,因此利用恒星来精确计算探测器飞行姿态的时候,却无法得知探测器自己的位置。

为此,为了提高探测器的自主导航能力,还需要借助另一双慧眼——光学导航敏感器和红外导航敏感器,这两款导航敏感器将火星作为导航的“灯塔”,通过这双眼睛对火星拍照,从图像中计算火星几何中心的位置和火星视半径的大小,结合火星的星历和导航滤波算法,就能计算出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的位置和速度,从而就知道自己在哪里了。

三头六臂,精准计算和可靠决策的秘诀

天问一号地火转移飞行过程中要确保探测器姿态指向的稳定、太阳翼对日定向保证能源、定向天线指向地球保证数据通讯链路,在环绕火星飞行期间还需要增加中继天线指向火星车的任务要求,这些任务的准确、可靠执行,都由环绕器GNC分系统完成。

为此,环绕器GNC一方面需要获取每双眼睛的数据,完成相应的姿态和轨道计算;另一方面则根据姿态和轨道的计算结果,调整探测器飞行指向,实现两翼太阳翼、两维定向天线驱动和两维中继天线驱动等控制。这些任务执行就是依靠环绕器的大脑——GNC单元,它采用三套独立CPU同步计算、三机相互诊断的方式运行。

“大脑”能准确判断出任务是否执行结束

我的任务完成了吗?天问一号火星探测飞行通讯时延的特殊性,使得其自身必须具备精确判断出是否完成了既定任务的能力。探测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是否调整到位、轨道控制要求的速度增量是否调整到位,这些都需要环绕器GNC利用相关测量单机的数据计算获得。为了保证中途修正、制动捕获、轨道调整等速度增量的控制精度,天问一号在轨飞行控制过程中,环绕器GNC团队对于测量速度增量的加速度计输出数据实施了温度补偿,以保证速度增量大小的计算精度;并对速度增量的方向设计了在线自修正算法,通过点火姿态基准的修正克服3000N发动机安装偏斜等对速度增量控制方向的影响。通过多重修正措施,确保“大脑”能够准确判断出任务是否执行结束,这也是环绕器GNC的另一制胜法宝。

目前,天问一号已经正常稳定飞行了10个月,精确地完成了四次中途修正、火星制动捕获和环火轨道调整等关键动作,时刻保障着探测器的太阳能源、对地通讯和飞行姿态的稳定,环绕器GNC单元在执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,经历了700多次空间单粒子翻转,成功经受了静谧太空中空间环境的各种洗礼和考验。
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
文章来源:《装备维修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zbwxjs.cn/zonghexinwen/2021/0520/1376.html



上一篇:妈妈粉给爷冲 6.1电竞人装备大作战
下一篇:北斗系统智能装备列入补贴范围

装备维修技术投稿 | 装备维修技术编辑部| 装备维修技术版面费 | 装备维修技术论文发表 | 装备维修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装备维修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